國足為何再次3連敗?伊萬太固執,單后腰雷打不動,付出巨大代價
負于澳大利亞之后,國足無緣直通世界杯,尤文延續了伊萬科維奇執教之后對陣強隊連敗的尷尬紀錄。那么,國足為什么再次遭遇三連敗呢?
國足遇強不強
在伊萬科維奇執教之后,國足在世預賽里對陣韓國、日本、沙特、澳大利亞四支排名靠前的亞洲球隊。在這7場比賽里,國足遭遇七連敗,而且只打入3球丟了19球。
毋庸置疑的是,國足的實力明顯遜色于這四支球隊,這是國足遇強不強的關鍵原因。然而,國足與沙特、澳大利亞的實力差距并不像排名顯示的那么大,這在主客場對陣沙特、客場對陣澳大利亞時體現的尤為明顯。
事實上,國足令人遺憾的主客場被沙特、澳大利亞雙殺,與伊萬科維奇執教國足的思路、用人有著直接的關系。
“過時”的菱形中場
在亞洲杯上,國足3場小組賽一球不進,隊史第一次單屆亞洲杯0進球。而在亞洲杯之后,伊萬科維奇接手球隊的目標之一就是提升球隊的攻擊力。
兩戰新加坡以及主場對陣泰國,國足場場進球,共打入7球。原因之一在于,伊萬科維奇執教之后使用442陣型,中場4人采用菱形站位,雙前鋒以及前腰的配置,的確有利于進攻。
然而,這樣的陣型也讓防線暴露出來。盡管前三場比賽的對手是泰國、新加坡,國足仍然場場丟球,而且首戰被新加坡打入2球。
對韓國一戰,伊萬科維奇首次變陣,將陣型改為442,蔣圣龍、王上源搭檔雙后腰,謝文能、徐皓陽分居兩翼。之后對陣日本、沙特、澳大利亞,伊萬科維奇都是沿用雙后腰配置,或是蔣圣龍、李源一,或是王上源、李源一。
主場對印尼一戰,在必須取勝的情況下,伊萬科維奇再次改打菱形中場,王上源擔任后腰,李源一、謝文能分居左右,韋世豪出任前腰。與首回合交鋒時不同,伊萬科維奇在次回合對陣日本、沙特、澳大利亞三支強隊時都使用了菱形中場。
毋庸置疑的是,在現代足球體系里,菱形中場是相對過時的站位。從對手的站位來看,韓國、日本、澳大利亞更多使用雙后腰配置,韓國使用442、4231陣型,日本則往往是4231、433陣型。
被打爆的單后腰
值得強調的是,不論是王上源、李源一還是黃政宇、蔣圣龍,個人能力都無法勝任單后腰。并不令人意外的是,臨時被召入球隊的黃政宇在對澳大利亞一戰出現失誤,導致國足開場15分鐘就比分落后。
記者申煒點評,“所有人都知道單后腰被打爆的問題,可是架不住他倔啊。讓邊前衛收回來形成雙后腰,問題是需要球員的默契啊,黃政宇上輪比賽壓根就沒去沙特,這是弄啥呢?”
事實上,在防守型后腰位置上,伊萬科維奇3月只招入了王上源一名球員,而王上源本來就已經有黃牌在身。果不其然,王上源在對沙特一戰染黃,對澳大利亞一戰自動停賽。在無人可用的局面下,伊萬科維奇才不得不重新召入了黃政宇。
乾坤大挪移無法彌補缺陷
即使使用單后腰站位的4141陣型,沙特也往往會在中場配置兩名8號位球員,這恰恰是伊萬科維奇執教的另一個問題。
在中場球員的使用上,伊萬科維奇棄用了像李源一、高天意這樣的8號位球員,主場負于日足球日報本一戰,徐皓陽、謝文能分居中場兩翼,客場對沙特一戰,謝文能、曹永競分居兩翼。
單后腰站位本來就對防線的保護不夠,而兩位中場隊友又不是攻守平衡的球員,加上進攻時缺少邊路球員的突破、支持,國足就暴露出了進攻手段單一、缺少邊路突破、防線缺少保護等一系列問題。
同時,伊萬科維奇在用人時往往意氣用事,自執教國足以來已經棄用了張琳芃、李帥、李昂、鄧涵文、陳蒲、戴偉浚、高天意、李可、費南多、艾克森。在王上源被停賽的情況下,李源一沒有進入比賽名單,意味著李源一成了又一個被伊萬科維奇棄用的球員。
在棄用一大批球員的同時,伊萬科維奇還習慣于乾坤大挪移,比如讓在俱樂部踢邊路的韋世豪出任前腰,讓在俱樂部踢邊前衛的謝文能客串左中場。出現在不熟悉的位置上,又缺少與隊友的默契,國足的進攻踢得凌亂也就在情理之中。
著名記者李璇指出,“在一些位置上確實是存在人員缺陷的,但是乾坤大挪移顯然不是彌補這種缺陷的最好方式。一個人兩個人可以,多個人踢得別扭,就可能產生了不該有的失誤。”
通過更新換代,伊萬科維奇的確打造了一支能跑能拼的球隊,但這也成了國足唯一的特點,同時也讓球隊攻守失序、進攻手段單一。伊萬科維奇幫助國足完成了更新換代,但戰術、用人上的保守、固執,卻導致國足在18強賽上兩次遭遇三連敗!
著名記者寒冰指出,“和上輪客戰沙特一樣,國足為伊萬科維奇的保守付出了巨大的代價。兩場比賽沒有拿到1分,特別是被澳大利亞和沙特雙殺,相反附加賽競爭對手巴林和印尼都在這兩支更強球隊身上拿到了4分。”
上一篇:塞鳥本場數據:完成國足全場唯一射正,傳球成功率100%
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