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人精品视频最快在线观看,无码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9,国产亚洲精品成人婷婷久久小说,久久99婷婷综合亚洲精品,亚洲国产中文综合网址

退役運動員轉型觀察之三

24直播網 新華網 劉陽 2025年04月05日 11:11

  體育日報天津4月5日熱訊(記者張澤偉、宋瑞)2日晚的中超聯賽“京津德比”開踢之前,舉行了一場溫馨的退役儀式。在北京國安天津津門虎都效力過的35歲老將于洋,在現場球迷的見證和祝福中告別綠茵賽場。

  縱有萬般不舍,對運動員來說,或早或晚都要面臨退役的那一天。畢竟,競技體育總體上是吃“青春飯”的行業,一旦年齡偏大、競技狀態下滑,就不得不考慮退役。

  4月2日,于洋(上右)在賽前的退役儀式上獲贈天津津門虎隊紀念球衣后,與天津津門虎隊主教練于根偉(上左)合影。體育日報記者 趙子碩 攝

  中國體育大國,據統計,每年約有超過3000名運動員退役。趕上奧運會或運會的年份,退役的運動員會更多。

  運動員退役后都去哪兒了?他們過得怎么樣?

  退役并不“退圈”,不少優秀運動員退役后選擇當教練,以過硬的專業能力和豐富的比賽經驗,為中國體育事業傳遞薪火、貢獻力量。如乒乓奧運冠軍王皓、羽毛球世界冠軍夏煊澤等,退役后轉型當教練,為中國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奧運冠軍世界冠軍

  還有優秀運動員退役后走上體育部門的領導崗位,像跳水奧運冠軍熊倪、乒乓世界冠軍喬云萍、舉重奧運冠軍占旭剛、排球奧運冠軍李珊等。

  2000年9月28日,熊倪(左)、肖海亮奪得悉尼奧運男子3米板雙人跳水金牌。體育日報記者 蘭紅光 攝(數碼傳真照片

  在大力推進體教融合的當下,越來越多運動員退役后去學校當體育老師。校園體育教育和體育運動的廣泛開展,為退役運動員提供了廣闊的施展舞臺。

  也有運動員退役后去大學讀書、“充電”。獲得“國際運動健將”稱號或重要比賽優秀名次的運動員,有的還能保送入學。

  跨界經商、創業的一些運動員也取得了成功,最為人熟知的是體操奧運冠軍李寧,他創辦的李寧運動品牌家喻戶曉。中超深圳隊前隊長王棟的新事業從一家潮汕牛肉火鍋店起步,如今發展為擁有2000名員工的多元經營的集團化公司。

  在互聯網和短視頻的風口,退役運動員積極擁抱新賽道。抖音發布的《2024退役運動員數據報告》顯示,過去一年,超過2500名退役運動員活躍在短視頻平臺,入駐人數同比增長15%。有的退役運動員擁有百萬粉絲,他們的收入來自短視頻分享、電商帶貨等方式。

  社會的進步和發展,為退役運動員提供了越來越多的轉型渠道和就業方式。同時,運動員自身具備的能力和素質,尤其是拼勁和韌勁,也是他們轉型成功的關鍵。

  當然,從“體育人”到“社會人”,運動員的轉型之路不可能都一帆風順。

  曾經較長一段時間內存在的體教分離和“金牌至上”“錦標主義”思想,導致我們在培養運動員時片面追求競技成績而忽視文化教育,進而導致運動員文化底子薄、綜合能力差、社會適應力弱。可想而知,那種模式培養出來的運動員,退役后的轉型之路走得不會輕松。尤其是沒有拿過亮眼成績的冷門項目運動員,退役后的轉型和就業可能更難。

  今時不同往日。在新的指導思想和培養模式下,運動員的綜合素質得到顯著提升,退役后的境況也大為改觀。但業界呼吁,仍需對退役運動員給予更多政策支持和保障。

  “最重要的支持是深入推進體教融合,讓體育生‘兩條腿走路’,既可以發揮體育天賦走競技體育的道路,也能接受正常的文化教育,學知識、拿文憑。”中超深圳隊前隊長王棟說,體教融合就是要“培養完整的人”,讓體育回歸“人的全面發展”。

圖為王棟。受訪者供圖

  其次,要幫助運動員制定退役后的職業規劃,并進行相應培訓。有運動員表示,從小生活在運動隊,兩耳不聞窗外事,與社會嚴重脫節,腦子里想的都是訓練、比賽,直到退役后才發現,自己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,未來一片茫然,因此希望能得到有關部門的職業指導、技能培訓、心理輔導。

  社會力量或許也可以給予退役運動員一些溫暖和關愛。比如,有條件的相關企業可考慮面向退役運動員定向招聘。愛心企業或機構或可通過專項基金的方式資助退役運動員自主創業,幫助無收入來源、生活困難的退役運動員渡過難關。

  “當然,最重要的是靠自己。”退役八年的天津女排功勛球員李瑩說,無論什么時候都要學習、充實自己,讓自己成為能勝任多個角色的“多面手”;要時刻告訴自己,“我是運動員,我又不是運動員”,要永葆運動員的優良作風和精神氣質,不能指望用運動員的身份和光環去求得偏袒或關照。

圖為李瑩(中)。受訪者供圖

  靠自己,勇敢拼!曾經叱咤賽場的健兒,也當是自己人生的主宰。退役,是新生活、新賽道的起點,也意味著無限的可能。

上一篇:中國隊奪得跳水世界杯瓜達拉哈拉站混合團體金牌

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