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性討論伊萬算罪人嗎?一意孤行踢菱形中場,國足真是這塊料?
3月25日足球日報晚的杭州奧體中心,中國國家隊以0-2不敵澳大利亞,正式宣告無緣小組前兩名直通美加墨世界杯決賽圈。
賽后,國足主帥伊萬科維奇的排兵布陣和用人再次成為輿論熱議的焦點,問題的核心集中在“為何死抱菱形中場不放?”
伊萬堅持的442菱形中場,對球員能力要求近乎苛刻:單后腰需覆蓋攔截、出球組織、補位協防三重職能,而國足現役無人能達到這一標準。實戰中,澳大利亞僅用簡單橫向轉移便打穿肋部,黃政宇孤立無援,兩翼的謝文能、韋世豪被迫深度回防,進攻端徹底癱瘓。
根據賽后的統計,算上兩個失球,國足的后防線在上半場30分鐘內就被打穿了9次之多,平均3分多鐘一次,足可以算得上是弱不禁風。將問題怪罪在單后腰黃政宇身上是最簡單粗暴的甩鍋方式,但這對黃政宇公平嗎?前國腳董方卓也直呼“單后腰被3421遛成猴了!”
去年11月,伊萬曾用務實防反兩連勝印尼、巴林;四個月后,他卻沉迷于“菱形中場”的浪漫幻想。這種退化或許源于其“以我為主”的執教哲學——他始終強調“踢進攻足球”,卻忽視了中國球員的技術短板。
面對沙特、澳大利亞等強敵,國足場均控球率不足30%,單后腰體系更淪為“中場真空帶”,連基本防守都難以維系,何來反擊和進球?
將李源一緊急招致西亞入隊集訓,將黃政宇刷回國內,卻在中場最缺人的關鍵時刻棄用李源一起用黃政宇,伊萬的用人確實匪夷所思。
也難怪名宿范志毅在直播時跳腳:“單后腰菱形中場,咱們玩得轉嗎?三個邊路配單后腰,是想和澳大利亞互捅刀子?咱們有這資本嗎?”
一將無能累死三軍,黃政宇和王大雷的失誤丟球背后,是國足戰術體系的必然崩潰。伊萬若繼續迷信菱形中場,6月對陣印尼的生死戰恐將重蹈覆轍。
然而,誰能叫醒已經固執到了極致的老伊萬呢?
#云南玉昆vs青島海牛
#拉斯帕爾馬斯vs皇家社會
#北京國安vs浙江
#上海海港vs上海申花
#南京城市vs南通支云
#梅州客家vs武漢三鎮
#成都蓉城vs大連英博
#青島西海岸vs天津津門虎
#萊切vs威尼斯
#深圳青年人vs重慶銅梁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