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歲時險些放棄足球,27歲卻成為國足主力,實力派照樣需要運氣
應朋友要求,聊聊魏新,這位曾經在國足擔任主力的實力派球員。
魏新,1977年4月18日足球日報出生于重慶。他的運動天賦相當不錯,小小年紀就成為重慶體工隊的一員。至于他當時的場上位置,并不是大家熟知的邊后衛,而是在進攻端戲份頗多的前腰。
只可惜,在魏新嶄露頭角之前,他所在的重慶體工隊就迎來了一場變革,變成了重慶渝海,后面又更名為重慶嘉陵。然而,無論是重慶渝海還是重慶嘉陵,都不是什么強師勁旅,一直混跡于低級別聯賽,別說去甲A聯賽一展雄風了,就連升入甲B聯賽都費勁。等到1997年的時候,重慶嘉陵已經連續第四年沖甲失敗了。
這時候的魏新年僅20,正值心高氣傲的時候。連續數年沖甲失敗,令他備受挫折,一度生出放棄足球、改行當警察的念頭。好在,他的運氣著實不錯。就在這個關鍵的節骨眼上,當時才搬到重慶沒多久的前衛寰島隊,對這位實力派球員發出邀請。
看到這里,可能會有一些朋友想當然地認為,前衛寰島隊之所以邀請魏新,肯定是因為這支球隊看中了魏新的實力。
實際情況卻是,前衛寰島隊邀請魏新的核心原因,其實是因為這支球隊才搬到重慶沒幾天,隊內缺乏重慶本地元素。而魏新,則是土生土長的重慶人。換句話說,前衛寰島隊看重了魏新的本地人身份,而不是看重他的球技。
在這種背景之下加盟新東家的魏新,在競技層面自然不會受到重用。在劉國江執掌教鞭期間,魏新就連擔任替補都費勁,絕大多數時間都在梯隊練級。幸好魏新意志力強大,一直都在咬牙堅持。再加上他的運氣著實不錯,等到了任人唯賢的李章洙,這才熬出頭。
魏新在李章洙麾下,主要以邊后衛的身份示人。他不僅能攻善守,還堅決執行主教練的戰術安排,很快就成為了李章洙的心腹愛將。隨著他在甲A聯賽的出場次數越來越多,名氣也越來越響亮,甚至引起了國家隊的注意,在2001年的時候得到了國足召喚。
但是,得到國足召喚,并不意味著受到國足重用。當時的國足呢,并不缺乏優秀的邊后衛,像是孫繼海、吳承瑛、徐云龍、楊璞什么的,都是公認的好手。所以時任國足主帥米盧蒂諾維奇,并不是太看重魏新。
在米盧帶隊征戰世界杯預選賽期間,魏新時不時就在入選大名單之后被退回來,處境相當尷尬。以至于,李章洙大為光火,公開喊話米盧蒂諾維奇,說他不考慮球員感受。球員本人心態倒是不錯,沒有表現出任何的抱怨情緒。
世界杯預選賽期間就是這個待遇,那就別指望世界杯正賽階段受到重視了。就這樣,魏新錯過了跟隨國足征戰韓日世界杯的機會。哪怕魏新心態不錯,照樣深受打擊,覺得這是一輩子的遺憾。
好在,一朝天子一朝臣。等到米盧蒂諾維奇卸任之后,米盧的繼任者阿里漢異常欣賞魏新的實力。2004年亞洲杯正賽期間,當時27歲的魏新,出人意料地成為國足主力。哪怕他在對陣伊拉克的四分之一決賽不幸受傷,可是當他傷愈復出之后,還是以主力身份參加了最終的決賽。
當時的國足,跟日本隊的實力差距并不是太大,絕對有機會戰而勝之。只可惜,中田浩二的手球,葬送了國足的奪冠夢想。而在中田浩二手球的那一瞬間,魏新就站在不遠處,親眼目睹了這一幕……
看到這里,相信不少朋友在感到遺憾的同時,忍不住會心生疑惑:當時的國足,那可是擁有孫繼海這位英超球員的,為什么會讓魏新擔任主力呢?
關于這個問題,那就牽扯到一定的運氣因素了。平心而論,魏新的個人實力確實比不上孫繼海。可問題是,時任國足主帥阿里漢,就是不待見孫繼海。阿里漢曾經親口說過,孫繼海跟自己對不上頻道。
這事兒的起因呢,是阿里漢覺得孫繼海的態度不對勁。按照當事人本人的說法,在他執掌國足教鞭期間,孫繼海會給人這樣一種感覺,那就是球員本人覺得他自己比其他人都要好。偏偏阿里漢,不喜歡球員這種態度。
以及,在阿里漢看來。孫繼海的發揮不夠穩定,魏新則是那種發揮穩定的球員。阿里漢本人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,如果以10分制來評估球員。那么魏新大多數時間都能達到6分,偶爾也能達到8分甚至9分,可是魏新無論如何都不會低于6分。反觀孫繼海,發揮起伏就會大一些。
當然,阿里漢的說法,并不一定是正確的。要不然,在魏新擔任國足主力右后衛之后,也不會引起那么多的爭議了。
某種程度上來說,魏新能在自己27歲的時候擔任國足主力,頗有幾分運氣成分。這位實力派球員,恰好就遇上了不那么欣賞孫繼海的阿里漢。若是換成其他教練,恐怕多半會做出讓孫繼海擔任主力的決定。
這屆既幸運又遺憾同時不乏爭議的亞洲杯過后,魏新繼續為重慶隊效力,一直踢到2008年宣布退役,然而以教練身份示人,轉型速度那叫一個快。
魏新的球員生涯,充分證明了實力派照樣需要運氣。他在自己球員生涯最為關鍵的兩個節點,20歲與27歲時,都遇上了好運氣。要不然,他可能早就告別足球圈了,更別說在國足擔任主力了。
上一篇:記者:弗里克看到拉菲尼亞仍然很疲憊,交流后讓他先替補
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