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專訪】《香港四徑大步走》導演 Robin Lee 熱情跟堅持能走多遠?

圖/安樂影片提供
《香港四徑大步走》的好成績不但超出>
直到他在香港電影導演會中,跟其他著名導演坐在一起,才敢肯定自己的成績!「這種感覺讓我更加意識到自己的成就及這份獎項的價值。」正因為 Robin 從來沒有計劃過,一心只想要一部好作品,他才會感到「奇怪」吧!

圖/安樂影片提供
嘔心瀝血而成的杰作 |
Robin 形容拍攝過程十分艱難,而且四徑沒有 Take 2 ,團隊們都要充分的預備好。「 我們三日三夜沒有睡覺,之前的準備工作也很繁重,因為是在山上拍攝,所以我們必須把設備搬上山,光是這部分就已經很難了。」Robin 解釋。
在跟跑手一樣缺乏睡眠的情況下,攝影師都會出現幻覺,更何況要在疲憊的時候做決定,實在太不容易了!他生動地憶述其中一個難忘的瞬間:「 在最后一天的早晨,我們原本的計畫是拍鳳凰山的日出,但照預定計畫跟著 Salamon,我們會錯過有機會 sub 50 的 Jacky 沖線畫面。結果我們就借了跑手 Salamon 的車,在 Salamon 旁邊徘徊,上山又落山,又上山又落山,因為我沒法決定應該如何安排攝影師們。 后來 Salamon 跟我說他在第三天有幻覺,看到自己的車在身邊不斷經過,但其實不然。」

圖/安樂影片提供
在剪輯方面,Robin>
是他也是你和我 |
在紀錄片中的角色,都是非常真實且容易引起共鳴的人。電影沒有邀請知名的運動員或名人,參加者都是像你我一樣。比如說,Sarah 是學生,曾小強雖是專業越野跑手,但也是消防處救護員,而 Nikki 是兩個孩子的媽媽。觀眾可以在他們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,找到自己喜歡的故事。他們并不是遙不可及的人,讓人覺得「他能做到,我也能做到」。
另外一個特色就是香港的風景,有許多人跟我說:「 我在香港生活了一輩子,從來沒有見過這般美景!」有些人甚至從來沒有上過大嶼山的山頂。Robin 會跟大家說:「 你真的需要看看這部電影,因為你會看到香港另一面。」
三個電影訊息 |
即使是不喜歡跑步的人,Robin 希望觀眾能夠看到跑手的堅持與毅力,他想要傳遞出人類精神非凡的訊息,告訴我們其實我們能做到的,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多!
同時, Robin 知道每一年都會有參賽者未能完成比賽。無論結果如何,這些故事展示了每個人面對挑戰時的勇氣與堅韌,都值得被尊重,因此他也不想要傳遞「因為他們不夠好而放棄」 的負面訊息。失敗是旅程的一環,從失敗中學習是非常重要的。就好像 Sarah 一樣,她在第三次嘗試才成功,這告訴我們失敗并不是大不了的事情,重點在于從中學習。
最后,Robin 想要觀眾記得挑戰并不是比較,而是與自己對抗。無論周圍有多少人,你所做的都是為了看看自己能耐,是一個關于自我探索和成長的過程,而非比較的過程。

圖>
《香港四徑大步走》續作? |
《香港四徑大步走》的粉絲最期待的都是作品的后續,可惜的是,Robin 并沒有打算再拍一部關于四徑的電影。Robin 道:「 這個項目消耗了我三年的生活,我對未來的方向毫無頭緒,因為這花了我太長的時間在這部電影了。我在想,我是否愿意再花三年時間去做另一個項目。」
「 《香港四徑大步走》在紀錄片中像是粗糙中寶藏,普遍的紀錄片沒有這樣的成績,在做一部四徑風險就在于可能會無法吸引觀眾,質量也不及第一部,這一直在我心中揮之不去。」Robin 想要做出跟 《香港四徑大步走》一樣有熱情的項目,所以在有下一個想法之前,現在會從瘋狂中先休息。

圖>
撰文:Hayley Lei
鳴謝:安樂影片